三国演义第49回故事梗概?(伏击49剧情介绍)
三国演义第49回故事梗概?
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大敌当前,周瑜病倒,急煞众人。鲁肃往见孔明,孔明笑曰,都督之病,某或可医,肃急引见周郎。时周郎以被蒙头,饮食难进。二人见面,戏说挑逗之间,诸葛一语道破,周郎欠东风之心病。周郎终耐不住,求要良方。诸葛曰,某可呼风唤雨。周郎闻说一跃而起,病痛尽除。话说周郎之谋,火攻需借风力,怎能不知。连曹操都想到,隆冬北风,东吴若引火,必致烧身,故不做防备。此处为凸显诸葛神机,强行安排登坛祭风,若非如此,诸葛只能打瓶酱油回家了。纵观赤壁之战,诸葛仅此一为。
诸葛斋戒沐浴,登坛唤风。至东风至,周郎惊愕,为除后患,令二将提刀奔孔明,见面立斩。不料孔明早已登州飞去,更有赵云接应,二将追之不及,回报周瑜,瑜扼腕叹息。孔明功成身退,还算及时,此人不争名利的境界,更高一筹。另一方面,周瑜安排人马出阵埋伏,火起为号,一路摧杀敌营,一路阻截援兵。
军师回夏口,玄德大喜。未及安歇,诸葛即派三道伏兵,阻截曹操。其中最后亦最关键-华容道,由关公负责。刘备出曰,吾弟至义,必释曹操。诸葛叹曰,吾夜观星象,曹操命不该绝,昔日曹与关公有恩,正可以此回报。

一切按部就班,黄盖诈降,引火船飞奔曹营。及至操觉察,为时已晚。火借风势,迅速蔓延,隔岸犹闻噼啪作响,烧的曹军片甲不留,溺亡者无数。
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见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诸葛亮为治周瑜的心病,称能借来东南风,助周瑜火攻曹操,周瑜闻言,虽未用药,病已痊愈。瑜派人于南屏山筑七星坛,孔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刮起了东南风。周瑜见风起,派丁奉、徐盛往杀孔明,孔明在赵云的接应下回到了夏口。周瑜调军有方,亮亦调兵遣将。黄盖出发往赤壁,程昱提醒操防诈防火,文聘前往阻止黄盖而不得。火船顺风而下,火烧北船,曹军战船顿时一片火海,阵营大乱。大火借着风势,一直烧到岸上的大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操被张辽救下小船,黄盖追之,被张辽射中肩窝,翻身落水。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周瑜因隆冬季节没有东风无法实施火攻而得病。孔明探病,谎说可以作法借来三日东南风助周瑜。周瑜大喜,安排士兵修建七星坛。甲子日 ,果来东南风起。周瑜派徐盛等人去杀孔明,以免东吴之患,谁知孔明早已坐上赵云小船回荆州了。刘备、周瑜分别派兵,进攻曹营。黄盖驾20只草船,驶上曹营,抵近时,放起大火,烧着曹操水寨,曹操的战船全部用铁链连接,无法散开,烧成一片火海,连岸上旱寨一并火起。黄盖驾小船追赶曹操,被张辽射中落水。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了以后,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彞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待惊魂稍定之后,曹操望华容道逃奔,见此处并无伏兵,不禁大笑道:“人人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来,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处埋伏军队我等就只好束手被擒了”。三国演义第49回主要讲述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失败原因如下:
1、轻视对手。小看了敌人,高估了自己。看不起东吴,以为自己八十万大军,似乎稳操胜券,十分骄傲,警惕性不高,轻信了黄盖。认为黄盖是真心投降的,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不怀疑。不加防备,导致了战争的失利。
2、战术失误。战术失误是导致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曹军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坐船,不会水战。后来,他们把战船用铁索拴在一起,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忽视了火攻引起的不利:只要一条船着火,就会牵连到所有的船,让东吴有了可乘之机。
3、缺乏人和。曹操想独霸天下,领兵南征因为他的野心,曹军士兵背井离乡,他们想念自己的亲人,想念自己的家乡。再加上水土不服,许多士兵都生病了,他们都不想真心替他打仗,兵马再多也没有用。而东吴虽然力量弱小,但是上下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以士气大增。“赤壁之战”是靠团体的智慧战胜了曹操,因此,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伏击49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