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看影评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影视资料 > 正文

影视资料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镜头大特写的导演是?什么电影是格里菲斯的自我阐述?

作者:vov2025年04月12日 12:13:14影视资料23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镜头大特写的导演是?《弗雷德·奥托打喷嚏》全片在影史上,这个喷嚏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因为,它是电影中第一个特写镜头。在1928年的丹麦默片《圣女贞德蒙难记》中,特写镜头第一次被大量使用。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镜头大特写的导演是?

《弗雷德·奥托打喷嚏》全片在影史上,这个喷嚏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因为,它是电影中第一个特写镜头。在1928年的丹麦默片《圣女贞德蒙难记》中,特写镜头第一次被大量使用。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镜头大特写的导演是?什么电影是格里菲斯的自我阐述?

第一个使用镜头大特写的导演是格里菲斯。他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美国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艺术指导,被称为“美国电影之父”。他推进了电影的演出技术,并且也是第一个使用特写镜头的导演。

是格里菲斯。

大卫·格里菲斯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美国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艺术指导,被称为“美国电影之父”。他推进了电影的演出技术,他也是第一个用特写镜头的导演。是电影历史中的杰出革新者,被认为是对早期电影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的开创性人物。他最辉煌的日子是二十年代的默片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镜头大特写的导演是?什么电影是格里菲斯的自我阐述?

格里菲斯的影片中已经采用大量的中景甚至更近的镜头,他敏锐地意识到镜头的变化让电影表演不同于舞台表演,特写的出现让演员不需要做出夸张的动作,从而获得最接近真实生活的表演。格里菲斯的这种电影表演的观念让他旗下聚集了一批年轻的演员。格里菲斯非常喜爱使用景深镜头,他的画面里在纵深方向的细节特别丰富,格里菲斯不怕让演员从远处走向乃至走过摄影机,也不吝惜让演员慢慢远离摄影机。

格里菲斯对景别的追求也自然的让他对摄影机的运动进行了大胆的发展。

在此之前,摄影机的运动只限于左右和上下的摇镜。在1910年以后,格里菲斯开始实验其它的摄影机运动,比如更大的摇镜,把摄影机放到汽车上。在 The Lonedale Operator里,格里菲斯和Bitzer把摄影机放到运动的火车上,让他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看上去更加惊险刺激,压迫观众的神经。在Cabiria移动出现之前,格里菲斯在摄影机运动上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镜头大特写的导演是?什么电影是格里菲斯的自我阐述?

什么电影是格里菲斯的自我阐述?

电影《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的自我阐述。

一般说来,格里菲斯有两部经典影片值得回顾:《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标志着一个大师的诞生,《党同伐异》(1916)宣布了电影艺术的独立。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诞生》是格里菲斯展现才华、创造票房的代表作,那么,《党同伐异》则是格里菲斯回应他人指责、进行自我申辩之作,当然也是他电影艺术的顶峰。

格里菲斯用河流向人形容《党同伐异》的故事,具有视听效果,符合他创立的电影语言:“四个故事在开始时是四条分别从山上流下来的河流,它们分散地缓慢而平静地流着;随后它们逐渐接近,愈流愈快;到最后它们汇合成一股惊心动魄、情感奔流的急流。”

格里菲斯曾用8个小时影像演绎这几句话。影片的主题是“人类从不容异己到宽容的进化”,共有四个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故事阐述这个主题。四个故事中的核心故事是“现代故事”《母与法》,另三个隐喻故事作为陪衬,分别是基督故事、法国故事、巴比伦故事。选择这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是为了强化主题的普遍意义。

格里菲斯独创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四个故事同时展开、交叉出现、形成对比,其中有三个故事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事模式,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张力感,这一模式仍是各类电影特别是悬疑惊悚电影的法宝之一。

20年代,《党同伐异》被苏俄“库里肖夫实验室”逐格研究,启发了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导演,经由理论与实践,创立了蒙太奇学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述电影党同伐异及其含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