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纪录片用什么拍摄手法?(华氏911导演)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华氏911导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华氏911纪录片用什么拍摄手法?
在纪录片《华氏911》里,导演迈克尔.摩尔用一部作品完成了很多电影人的梦想:实现了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政治价值的大满贯。

在他之前,很难相信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名字可以如此如雷贯耳。怎么做到的?《华氏911》的成功原因有二:其一,契合了当时的时政热点,“9·11”事件后民众渴望知道背后的真相,小布什政府策动的伊拉克战争让美国社会各界陷入了争论和反思,这部影片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其二,导演迈克尔.摩尔跳出了纪录片的常规制作思路,按照一部好莱坞剧情片的手法来拍摄,丰富的素材使整部影片悬念丛生、跌宕起伏,又诙谐幽默,实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理念。
华氏911 这部纪录片采用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对比拍摄手法,转场镜头进行切换对比来完成纪录,大量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利益的群体进行对列表现,如:布什总统悠闲的打高尔夫,在国会演说中幽默诙谐的口吻引发的哄堂大笑与伊拉克战争中血腥的场面和平民恐惧的表情。这种稍带表现主义的电影手法,除了在强烈痛斥恐怖主义与侵略战争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对美国上层建筑滑稽表演的啼笑皆非。
在表现911事件本身时,导演没有直接用飞机撞大楼画面再次刺激观众的情感,而是用配音的黑画面来展现当时发生的状况,将镜头更多的对准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各异神情,让观众在一种静默的氛围中,体会着事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停地运用转场镜头进行切换对比,甚至拿他们前后不同的论调进行对比,令政治家们伪善而矛盾的面目显露无遗,也同样在不停煽动着观众的情绪。从这点看,虽略带主观色彩,但却据有强烈的证据感,真实而可靠。

纵观全片,导演运用了一种真实的纪录手法,却在一种喜剧的氛围中,完成了对当今美国政府作为的批判。
华氏911什么意思?
这部纪录片取名源自经典科幻小说《华氏451》,小说描绘了一个丑陋的未来世界:纵火者烧毁了图书馆和民居,捣毁里面的书籍,从而让人们无法独立思考,华氏451就是书本燃烧的温度。借鉴这层意思,导演摩尔为纪录片取名《华氏911》,意为“在这个温度下,自由也会燃烧”。
求推荐几部911时间为背景的电影!例如:一生一世?
04年推出的 迈克尔·摩尔的这部《华氏911》了,以911事件为背景,讽刺了美国总统布什。 以一个消防员的视角和亲身经历拍出的作品《9|11》。 尼古拉斯·凯奇的新片,以911事件的主要建筑物为影片名称,《世贸大厦》。 11位名导拍的短片集,每个短片长度都是11‘9“01,同样以911为背景,《September 11》。 电影《93号航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氏911导演用什么方法表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